常回家看看

笔名抒情散文诗2021-08-28 08:00:441

常回家看看

家,是最温馨的港湾,是心灵的慰藉之处,是哺育我成长的地方……

小时候,刚放学回家,还没进门,就先喊一声:“妈,我回来了!”“赶紧洗手吃饭!”妈妈边喊边给我打洗脸水。一碟油泼辣子,一碟炒土豆丝,一碟凉拌胡萝卜丝,馍虽然很黑,但吃在嘴里却是那样的香,没有任何东西能胜过妈妈做的饭菜。

而如今,家还是那个家,我却成了旅客。而家,却成了旅店,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。每次回家,看到年迈的父母还不停地为我们张罗时,不觉潸然泪下。

平时,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。忙着赚钱,钱没赚到;忙着管孩子,孩子没管好。有时静心反思,感觉活得没有一点名堂,只有失去的青春,空悲切。

原以为,处处以人为善,会得到相应的感恩,然而往往事与愿违。自己辛辛苦苦地付出被人看成是愚昧无知的表现。善良给错了人,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与忧愁。一颗失落的心无处安放,面对明月,我无数次地问自己:看你活成啥样了?以前自信阳光的你哪去了?而现在的你,一副唯唯诺诺、唯命是从的样子,说话没有一点底气,你到底怎么了?

是啊!我到底怎么了?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,只想把自己囚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,不愿接触任何人。天哪!这难道是自闭症的表现吗?别胡思乱想了,我正常的一个人怎么会……?也许是闲的,多愁善感的人就是如此,脑子里总会瞎琢磨。

累了,出去走走,看看外面的风景不美吗?可没心情,看啥都没味。只有回到家里,看到年迈的父母,才感觉心灵得到了一点慰藉,为什么会如此呢?还得从去年寒假说起……

趁孩子放假,领着孩子一起回家。远离城市的喧嚣,回归到原始的宁静乡村。鸡鸣狗吠随处可闻,袅袅炊烟总是在日暮的黄昏升起,勤劳的庄稼人,从地里干活回来,也不忘衔着一把柴火回来,打着鼻腔,哼着小曲,慢悠悠地往回走着。晚霞送走了最后一波从地里劳作回家的人们,也悄悄地钻进云层休息了。

夜,显得是那样的宁静,躺在父亲烧的热炕上,听着父母此起彼伏的鼾声,我一点睡意也没有,任由脱缰的思绪自由飞扬……

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。小时候,为了我们姊妹几个生活能好一点,他就出去给人家做泥瓦小工,赚来一点微薄的钱来供我们读书。并不是所有的包工头都讲信誉,有些包工头利益熏心,克扣父亲工资,甚至一个月的工资全被扣完了;有些干完活结账时没钱,催要好几次还是没钱,最后父亲的血汗钱就那样不了了之了。活没少干,挣得钱却少得可怜。母亲常年在家,屋里屋外,全靠她一个人劳作。家里,洗衣做饭照看孩子;地里,犁耧耙耱样样精通。她起得比鸡早,睡得比狗还晚。为母则刚,为了孩子,她硬撑了这么多年。跟着老实巴交的父亲,即使缺衣少穿,即使时常被人欺负,即使被岁月摧毁了容颜,她也无怨无悔,坚强生活。在她心里,孩子是她唯一希望,为了孩子,她可以忍受一切,变得坚不可催。一路走来,多少艰辛,多少坎坷,流过多少汗,拭过多少泪,无以比拟。不知不觉早已进入梦

乡……

迷迷糊糊中,就看到两个黑影从眼前晃过,又消失了。接着又隐隐约约听见火炉的“呼呼”声,倒水的“哗啦”声,盆碰撞的“叮当”声,刀切菜的“咚咚”声……交汇在一起,奏成了一曲清晨交响乐。

没多大工夫,就听见父亲的喊声:“赶紧起来吃饭了!”还没等我应声,就听见母亲轻轻地佯怒道:“先别叫,让娃多睡会。”父亲不再作声了。接着,就听见扫帚扫地的声音,水桶倒水的声音,簸箕擦地的声音……原来,父母又在忙活开了。

我也不好意思再睡了,赶紧起床,摇醒孩子,叠被洗漱。母亲看到我们起来了,微笑着说:“让你多睡会,你大却把你们吵醒了。”“都几点了还睡?你看我们娘仨懒的。你俩啥时起床

我都不知道,你俩咋不多睡会?”我笑着问。“习惯了,五点多就醒了,睡的时间久了腰疼,起来活动活动。”母亲边舀饭边说。“我们是睡不够,你们是睡不着,跟我们刚相反。”我笑着说。我们洗漱完毕,母亲也把饭菜端上桌,看着满满的一桌饭菜,有炒鹅蛋、红烧肉、青椒炒肉丝、凉拌黄瓜、凉拌豆腐丝、凉拌火腿。我心里犹如一股暖流流变全身,不由得感慨道:“在你这儿就是舒服,一觉睡到大天亮,起来还有现成的饭菜。而在我们家,一顿不做,就吃不到嘴里。真不想回家,你天天把我们娘仨伺候上。”我开玩笑地说。“没问题,我还巴不得呢!看你们轻易来不了一次,这算什么?这还叫干活?跟过去比比,简直是天地之别,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啊!”听着母亲的话,我沉默了:只有母亲,才会无限地包容自己的孩子。只有在母亲家,才能感受到久违的温暖。在家里,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,你不做,没人为你做,只有自己无限地付出,给他们无限的关爱。而在这儿,却时时处处受到父母的关爱,被关爱的感觉是温馨甜蜜的。如沐浴阳光,那种感觉真的好美!

是啊!被爱的感觉确实不错。可再看看父母霜染的白发,佝偻的身躯,还有父亲那一瘸一拐的双腿,不觉又眼眶湿润了。可是我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?想想这些,心里阵阵酸楚,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。

其实,父母需要的并不多,他们只希望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,那样他们就感到非常欣慰。这就是伟大的母爱,在任何时候都不褪色,只会更加浓郁。

郑州哪个医院看癫痫
北京癫痫病医院哪家效果好
北京哪家癫痫病医院最好